4月17日,体育学院在学校田径场举行2023级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学生公开课。公开课由术科第二教研室潘其东老师主讲,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组全程观摩。
课上,潘其东老师运用对比俯卧式跳高、跨越式跳高等技术特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背越式跳高“背向横杆-弧线起跳-背向过杆”的独特动作逻辑。这种根植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导入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示范环节,潘老师对起跳技术的动作要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拆解: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脚以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起跳腿屈膝缓冲后快速蹬伸;摆动腿在大腿的带动下,小腿积极上摆,双臂协同摆动,异侧臂领先向上,同侧臂稍后摆动。潘老师从正面、侧面等多个角度进行完整动作示范以及分解动作展示,使学生对技术细节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理解。
在练习环节,潘老师精心设计了“原地起跳-上一步起跳-三步助跑起跳”的递进式练习路径。原地起跳练习旨在让学生初步体会起跳腿蹬伸发力以及摆臂摆腿的协调配合;上一步起跳练习则着重强调起跳脚的精准放脚位置和关键蹬伸时机;三步助跑起跳练习有助于学生真切感受助跑节奏与起跳动作之间的紧密衔接。潘老师全程密切关注学生们的练习情况,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诸如起跳腿蹬伸不充分、摆臂摆腿不协调等常见错误,便及时通过个别指导与集中纠正的方式,再次示范正确动作,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这种分层递进、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运动技能从认知到模仿、再到熟练掌握的逐步形成过程,又确保了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稳步前进,逐步攻克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难关,积累起跳技术的精髓。
课后,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组对本次公开课进行了评课。学院督导刘旭东教授对潘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评价,认为其整堂课安排科学合理,各环节紧密相扣、层层推进,技术讲解清晰透彻,动作示范准确到位,课堂效果较好。潘其东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总结,指出学生们在助跑与起跳衔接环节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步法与制动的过渡还不够流畅自然,影响了起跳的效果与质量,后续将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助力他们更好地掌握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
此次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公开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为体育师范生们未来成长为“能教-会教-善教”的高素质体育教师提供了实践范本。在体育学院不断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及精准实施专项技术教学的背景下,正以专业课程为坚实载体,构建一套旨在培养“技术精湛、理念先进、情怀深厚”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文:段斌 审稿:李铁 审核:张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