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掌握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7、鼓励学生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如各级裁判员证、救生员证、段位证等职业资格证书。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八年内。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五、主要课程
体育学概论、教育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球类课程(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田径、体操类课程(体操、健美操、舞蹈)、 武术
六、自主学习课程:瑜伽,太极拳,三人篮球
七、全英/双语课程:体育心理学
八、学时与学分
课程结构和学分一览表
课程结构 | 学 时 | 学 分 | |||||
合计 | 理论 | 实践 | 合计 | 理论 | 实践 | ||
公共必修课程平台 | 402 | 382 | 20 | 26.5 | 26 | 0.5 | |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 500 | 230 | 270 | 23 | 14 | 9 | |
专业主干课程平台 | 216 | 76 | 140 | 13 | 4 | 9 | |
自主拓展课程平台 | 专业限选课程 | 400 | 130 | 270 | 22 | 8 | 14 |
专业任选课程 | 256 | 48 | 208 | 16 | 3 | 13 | |
博雅课程 (跨专业、跨系、跨校选修课程) | 168 | 168 |
| 12 | 12 |
| |
教师教育平台 |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 304 | 224 | 80 | 18 | 13 | 5 |
教师教育任选课程 | 24 | 14 | 10 | 1 | 0.5 | 0.5 | |
实践教学平台 | 课内实践课程 | 44 |
| 44 | 33.5 |
| 33.5 |
课外拓展课程 |
|
|
| 10 |
| 10 | |
总计 | 2314 | 1272 | 1042 | 165 | 80.5 | 84.5 | |
最低毕业学时 | 2314 | 最低毕业学分 | 165 |
九、教学计划表
体育教育专业2016版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1、理论教学 | ||||||||||||||||
课程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考核方式 |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 开课 单位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公共必修课程 | 思想政治理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2 | 32 |
| E | 3 |
|
|
|
|
|
|
| 思政部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32 | 32 |
| E |
| 2 |
|
|
|
|
|
| 思政部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4 | 64 |
| E |
|
| 4 |
|
|
|
|
| 思政部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2 | 32 | 32 |
| E |
|
| 2 |
|
|
|
| 思政部 | |||
形势与政策 | 2 |
|
|
| T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思政部 | ||
语言与技能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2 | 32 | 12 | 20 | E | 4 |
|
|
|
|
|
|
| 计算机 | |
大学英语B1 | 3 | 48 | 48 |
| E | 4 |
|
|
|
|
|
|
| 外语系 | ||
大学英语B2 | 4 | 64 | 64 |
| E |
| 4 |
|
|
|
|
|
| 外语系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1 | 19 | 19 |
| T |
|
|
|
|
|
|
|
| 学生处 | ||
就业指导 | 1 | 19 | 19 |
| T |
|
|
|
|
|
|
|
| 学生处 | ||
国防教育 | 军事理论 | 2 | 36 | 36 |
| T | √ |
|
|
|
|
|
|
| 武装部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5 | 24 | 24 | T | (1) | (1) |
|
|
|
|
|
| 教科系 | |||
合计 | 26.5 | 402 | 382 | 20 |
| 11 | 6 | 4 | 2 | 0 | 0 | 0 | 0 |
| ||
学科 基础 必修 课程 | 体育学概论 | 2 | 32 | 32 |
| E | 2 |
|
|
|
|
|
|
| 体育系 | |
运动解剖学 | 3 | 60 | 34 | 26 | E | 5 |
|
|
|
|
|
|
| 体育系 | ||
体操1 | 1 | 24 | 4 | 20 | E | 2 |
|
|
|
|
|
|
| 体育系 | ||
体操2 | 1 | 32 | 6 | 26 | E | 2 |
|
|
|
|
|
| 体育系 | |||
田径1 | 1 | 24 | 4 | 20 | E | 2 |
|
|
|
|
|
| 体育系 | |||
田径2 | 2 | 64 | 12 | 52 | E |
| 4 |
|
|
|
|
|
| 体育系 |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 3 | 48 | 16 | 32 | E |
| 4 |
|
|
|
|
|
| 计算机 | ||
运动生理学 | 4 | 72 | 50 | 22 | E |
| 5 |
|
|
|
|
|
| 体育系 | ||
游泳1 | 1 | 32 | 6 | 26 | E |
| 2 |
|
|
|
|
|
| 体育系 | ||
游泳2 | 1 | 32 | 6 | 26 | E |
|
| 2 |
|
|
|
|
| 体育系 | ||
体育保健学 | 2 | 48 | 28 | 20 | E |
|
| 3 |
|
|
|
|
| 体育系 | ||
学校体育学 | 2 | 32 | 32 | E |
|
|
|
| 2 |
|
|
| 体育系 | |||
合计 | 23 | 500 | 230 | 270 | 11 | 17 | 5 | 0 | 2 | 2 | 0 | 0 |
| |||
专业 主干 必修 课程 | 篮球1 | 1 | 24 | 4 | 20 | E | 2 |
|
|
|
|
|
|
| 体育系 | |
篮球2 | 2 | 32 | 6 | 26 | E |
| 2 |
|
|
| 体育系 | |||||
排球 | 2 | 32 | 6 | 26 | E |
| 2 |
|
|
|
|
|
| 体育系 | ||
武术 | 2 | 32 | 6 | 26 | E |
|
| 2 |
|
|
|
|
| 体育系 | ||
足球 | 2 | 32 | 6 | 26 | E |
|
|
| 2 |
|
|
|
| 体育系 | ||
☆体育心理学 | 2 | 32 | 22 | 10 | E |
|
|
| 2 |
|
|
|
| 体育系 | ||
运动训练学 | 2 | 32 | 26 | 6 | E |
|
|
| 2 |
|
| 体育系 | ||||
合计 | 13 | 216 | 76 | 140 | 2 | 4 | 2 | 4 | 0 | 0 | 0 | 0 |
课程 类别 | 课 程 |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考核方式 |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 开课 单位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博雅 选修 课程 | 学生选修博雅核心限选课程6学分,选修博雅一般任选课程4.5学分,综合素质系列不得少于1.5学分 | ||||||||||||||
博雅核心限选课程 | 6 | 96 |
|
|
|
|
|
|
|
|
|
|
| 教务处 | |
博雅一般任选课程 | 4.5 | 72 |
|
|
|
|
|
|
|
|
|
|
| 教务处 | |
综合素质系列讲座 | 1.5 |
|
| 每参与一次讲座计0.15学分 |
| ||||||||||
合计 | 12 | 168 |
|
|
|
|
|
|
|
|
|
|
|
| |
专业 限选 课程 | 健美操 | 2 | 32 | 6 | 26 | E |
|
| 2 |
|
|
|
|
| 体育系 |
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 | 2 | 32 | 22 | 10 | E |
|
| 2 |
|
|
|
|
| 体育系 | |
体育游戏 | 2 | 32 | 22 | 10 | E |
|
| 2 |
|
|
|
|
| 体育系 | |
主项提高课1 | 3 | 64 | 12 | 52 | E |
|
|
| 4 |
|
|
|
| 体育系 | |
主项提高课2 | 3 | 64 | 12 | 52 | E |
|
|
|
| 4 |
|
|
| 体育系 | |
主项提高课3 | 3 | 64 | 12 | 52 | E |
|
|
|
| 4 |
|
| 体育系 | ||
运动生物化学 | 2 | 32 | 20 | 12 | E |
|
|
|
| 2 |
|
|
| 体育系 | |
副项提高课 | 2 | 32 | 6 | 26 | E |
|
|
|
|
| 2 |
|
| 体育系 | |
运动安全防护急救处理 | 2 | 32 | 18 | 14 | E |
|
|
|
|
| 2 |
|
| 体育系 | |
创业指导 | 1 | 16 | 16 | T |
|
| √ |
|
|
|
|
| 学生处 | ||
合计 | 22 | 400 | 130 | 270 | 0 | 0 | 6 | 4 | 6 | 8 | 0 | 0 |
| ||
专业 任选 课程 | 开设课程中任意选修16学分(第3-6学期开设,每学期选3-4学分) | ||||||||||||||
体育史 | 2 | 32 | 32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形体(含礼仪) | 2 | 32 | 6 | 26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体育绘图 | 2 | 32 | 32 |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乒乓球 | 2 | 32 | 6 | 26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气排球与软式排球 | 2 | 32 | 6 | 26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瑜伽 | 2 | 32 | 6 | 26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毽球 | 2 | 32 | 6 | 26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中华体育养生学 | 2 | 32 | 6 | 26 | T |
|
| 2 |
|
|
|
|
| 体育系 | |
羽毛球 | 2 | 32 | 6 | 26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水上救生与潜泳 | 2 | 32 | 6 | 26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跆拳道 | 2 | 32 | 6 | 26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舞狮与麒麟舞 | 2 | 32 | 6 | 26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体育经济学 | 2 | 32 | 32 |
| E |
|
|
| 2 |
|
|
|
| 体育系 | |
保健按摩 | 2 | 32 | 20 | 12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运动处方 | 2 | 32 | 22 | 10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运动医务监督 | 2 | 32 | 22 | 10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啦啦操 | 2 | 32 | 6 | 26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网 球 | 2 | 32 | 6 | 26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拓展运动 | 2 | 32 | 6 | 26 | T |
|
|
| 2 |
|
|
|
| 体育系 | |
体育舞蹈 | 2 | 32 | 6 | 26 | T |
|
|
|
| 2 |
|
|
| 体育系 | |
体育社会学 | 2 | 32 | 32 |
| E |
|
|
|
| 2 |
|
|
| 体育系 |
课程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考核方式 | 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 | 开课 单位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专业 任选 课程 | 体育管理学 | 2 | 32 | 32 |
| E |
|
|
|
| 2 |
|
|
| 体育系 |
定向越野 | 2 | 32 | 6 | 26 | T |
|
|
|
| 2 |
|
|
| 体育系 | |
户外运动(含野外生存) | 2 | 32 | 6 | 26 | T |
|
|
|
| 2 |
|
|
| 体育系 | |
跳水 | 2 | 32 | 6 | 26 | T |
|
|
|
| 2 |
|
|
| 体育系 | |
运动营养学 | 2 | 32 | 32 |
| E |
|
|
|
| 2 |
|
|
| 体育系 | |
体育美学 | 2 | 32 | 32 |
| E |
|
|
|
| 2 |
|
|
| 体育系 | |
奥林匹克文化 | 2 | 32 | 32 |
| E |
|
|
|
| 2 |
|
|
| 体育系 | |
音乐知识与音乐欣赏 | 2 | 32 | 32 |
| T |
|
|
|
| 2 |
|
|
| 体育系 | |
体育场地设施与管理 | 2 | 32 | 20 | 12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市场调查与分析 | 2 | 32 | 12 | 20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公共关系学 | 2 | 32 | 32 |
| E |
|
|
|
|
| 2 |
|
| 体育系 | |
南拳 | 2 | 32 | 6 | 26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太极拳 | 2 | 32 | 6 | 26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三人篮球 | 2 | 32 | 6 | 26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五人足球 | 2 | 32 | 6 | 26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健身健美运动 | 2 | 32 | 6 | 26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高尔夫 | 2 | 32 | 6 | 26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斯诺克 | 2 | 32 | 6 | 26 | T |
|
|
|
|
| 2 |
|
| 体育系 | |
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题讲座 | 1 | 16 |
|
| T |
|
|
|
|
|
|
|
| 体育系 | |
合计 | 16 | 256 |
|
| 0 | 0 | 14 | 22 | 20 | 22 | 0 | 0 |
| ||
教师 教育 必修 课程 | 心理学 | 3 | 48 | 48 |
| E |
| 3 |
|
|
|
|
|
| 教科系 |
教育学 | 3 | 48 | 48 |
| E |
|
| 3 |
|
|
|
|
| 教科系 | |
教师书写艺术 | 1 | 16 | 4 | 12 | T |
|
| 2 |
|
|
|
|
| 中文系 | |
教师语言艺术(含普通话) | 1 | 16 | 4 | 12 | T |
|
| 2 |
|
|
|
|
| 中文系 | |
师德与班级管理 | 1 | 16 | 10 | 6 |
|
|
|
| 2 |
|
|
|
| 教科系 | |
教育政策与法律概论 | 1 | 16 | 16 |
|
|
|
|
| 2 |
|
|
|
| 教科系 | |
体育教学论 | 3 | 64 | 40 | 24 | E |
|
|
| 4 |
|
|
|
| 体育系 | |
体育教师职业技能 | 2 | 32 | 18 | 14 |
|
|
|
|
| 2 |
|
|
| 体育系 | |
现代教育技术 | 1 | 16 | 4 | 12 | E |
|
|
|
| 2 |
|
|
| 教技中心 | |
体育科研方法 | 2 | 32 | 32 |
| E |
|
|
|
| 2 |
|
| 体育系 | ||
合计 | 18 | 304 | 224 | 80 |
|
| 3 | 7 | 8 | 4 | 2 |
|
|
| |
教师 教育 任选 课程 | 以下课程限选一门 | ||||||||||||||
体育课说课与模拟授课 | 1 | 24 | 14 | 10 |
|
|
|
| 2 |
|
|
| 体育系 |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1 | 24 | 14 | 10 |
|
|
|
| 2 |
|
|
|
| 教科系 | |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 1 | 24 | 14 | 10 |
|
|
|
| 2 |
|
|
|
| 教科系 | |
合计 | 1 | 24 | 14 | 10 |
| 0 | 3 | 7 | 12 | 6 | 2 | 0 | 0 |
| |
理论教学合计 | 131.5 |
|
|
|
|
|
|
|
|
|
|
|
|
| |
必修课合计(门) |
|
|
|
|
|
|
|
|
|
|
|
|
|
|
体育教育专业2016版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续)
2、实践教学 | |||||||||||||||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数 | 总学时 | 实验学时 | 上机学时 | 开课学期及周数 | 开课 单位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实践 教学 | 入学教育 | - | - |
|
|
| √ |
|
|
|
|
|
|
| 学生处 |
军事训练 | 1 | 2 |
|
|
| √ |
|
|
|
|
|
|
| 武装部 | |
劳动教育 | - | - |
|
|
| 1~8学期 | 学生处 | ||||||||
教育见习 | 6 | 2 |
|
|
|
|
|
|
|
|
| √ |
| 体育系 | |
教育实习 | 8 | 18 |
|
|
|
|
|
|
|
|
| √ |
| 体育系 | |
毕业论文 | 8 |
|
|
|
|
|
|
|
|
|
| √ | 体育系 | ||
毕业教育 | - | - |
|
|
|
|
|
|
|
|
|
| √ | 学生处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 0.5 | 12 | 12 |
| √ | √ |
|
|
|
|
|
| 教科系 | ||
思政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 4 | 4 |
|
|
| √ | √ | √ | √ |
|
|
|
| 思政部、团委 | |
体育统计与SPSS应用 | 2 |
| 32 |
|
|
|
|
|
| √ |
|
|
| 体育系 | |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法实践操作 | 2 | 4 |
|
|
|
|
| √ | √ |
|
|
|
| 体育系 | |
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实践 | 2 | 4 |
|
|
|
|
| √ |
| √ |
|
|
| 体育系 | |
合计 | 33.5 | 44 | 12 |
|
|
|
|
|
|
|
|
| |||
课外 选修 | 课外创新学分 | 10 |
|
|
| 1-8学期 | 教务处 | ||||||||
实践教学合计 |
|
|
|
|
|
|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
|
|
|
|
十、教学计划总体进程安排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理论教学周数 | 学期总周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16 |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 ※:考试 ★:军训、入学教育 △:实习
◇:教育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教育
十一、主要课程简介
1、体育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主要内容:体育科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体育学科的目标,体育学科的结构,体育学科的特性,体育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体育文化概念的讨论,体育文化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文化的价值,西方体育文化,体育目的任务概述,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途径与要求,面向21世纪的我国体育,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分类,我国的体育体制, “举国体制”的改革,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概览,运动人体学学科概览,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概览,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概览,国际体育概述,我国开展国际体育活动简况和原则。
基本要求:了解体育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掌握体育文化的起源论,熟练掌握体育文化起源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了解体育文化概念,掌握体育文化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了解体育文化的价值,掌握我国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与要求,掌握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了解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分类,掌握我国体育体制的基本内容,了解体育学一、二、三级学科,了解国际体育概述,了解我国开展国际体育活动简况和原则。
2、 运动解剖学(Sports Anatomy)
主要内容: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效率的解剖学。本课程教学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观点,突出体育专业的特点,研究和阐述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后续课奠定运动解剖学基础,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主要功能,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形态结构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儿童少年和青年的解剖形态结构特点,初步学会对运动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为体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解剖学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和加强对运动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3、运动生理学(Sports Physiology)
主要内容: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身体活动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的影响以及基本机理,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身体活动对其影响,体育锻炼及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运用本课程知识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以及健身运动。
基本要求:根据培养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锻炼,并初步掌握评定人体主要功能的基本方法。
4、体育保健学(Sports Health Science)
主要内容:体育保健学概述,营养保健,卫生保健,健康检查,体育运动的保健指导,运动性病症,运动损伤,按摩,常见病的体育康复。
基本要求:了解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具备指导人们从事科学锻炼的能力。
5、学校体育学(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学校体育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90年代以前,学校体育学内容与体育概论等其它课程合为一体,统称为体育理论,90 年代以后,由于学科的不断细化,许多学科逐渐分化为许多分学科,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体育理论学科也分化为“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等多门学科,该学科作为重要内容贯彻到本科课程的教学之中,就形成了几门不同性质的必修课程。
主要教学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与专业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与职业道德思想,忠诚人民教育与体育事业。
(2) 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各环节的课程基本理论、组织和方法。
(3) 使学生初步掌握开展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等基本知识与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体育教学论(Sports Didacticas )(including New Curricula)
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该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体育教师的必修课程,是搭建在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本门课程融入了《中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包括课程改革背景、课程设计和理念、课程目标体系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主要目标是要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基本要求:转变与更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观念;促使全体学生理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的重大变化,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方式,改革教育教学行为,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引导全体学生掌握并应用体育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及教学实施建议,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生教学技能的更新和教学策略的变革;使学生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7、体育社会学(Sport Sociology)
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最早在19世纪由英国著名学者 H.斯宾塞提出。
体育社会学是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学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所面临的问题,为今后从事体育教育、训练、社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8、体育心理学(Sports Psychology)
主要内容:体育与心理的关系,体育动机、兴趣和态度,体育教学心理,课外体育活动心理,体育竞赛心理,运动技能心理,体育心理训练,体育品德心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体育活动群体心理,体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促进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机制,掌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掌握运动技能的心理特征及其学习的规律,掌握体育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了解体育品德心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群体心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运用体育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中学体育教育工作的能力。
9、运动生物化学(Sports Biochemistry)
主要内容: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主要采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规律,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重视最新科学成就的介绍和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及需要。主要内容包括(1)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的相互关系(2)运动时物质代谢与能量供给(3)增强健康与体适能的生物化学基础(4)提高运动能力的生物化学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运动生物化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了解运动时人体物质变化特点以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规律,懂得运动生物化学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和锻炼效果评定的生化原理与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从事指导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10、田径(Track﹠Field)
主要内容:田径运动基本知识,田径运动技术原理,田径教学与训练,田径锻炼方法,田径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中学体育教材中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基本要求:较系统地掌握田径运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田径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田径运动健身方法,具有胜任中学田径教学、业余训练和组织基层田径运动会、场地管理、裁判工作的能力。
11、球类课程(Basketball、Volleyball、Football)
主要内容:篮球、排球、足球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篮球、排球、足球的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基本要求:较系统掌握篮球、排球、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教学的基本技能,了解篮球、排球、足球运动的基本战术,掌握球类运动健身方法,具有胜任中学篮球、排球、足球教学、训练、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的能力。
12、体操(Gymnastics)
主要内容:体操基本理论知识,体操教学基本能力,队列队形练习,基本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基本动作,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体操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编操的原则与方法,具备编操与带操的能力,掌握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基本动作和教法,掌握体操运动健身方法,胜任中学体操教学,具有组织群众性体操比赛和裁判的能力。
13、武术(ushu /Martial Arts)
主要内容:以攻防技击动作练习手段,以武术知识、武术技能和民族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体育实践性课程,包括武术运动基本知识,长拳、太极拳技术分析,武术教学法,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法,武术图解知识,武术主要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中学武术教学内容,武术初级套路。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武术类运动文化特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较系统掌握武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教学基本技能,掌握武术运动健身方法,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