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学院召开第二次论证会,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22

据《惠州学院关于修订2025版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2025年4月20日,体育学院组织召开2025版本科培养方案第二次论证会。此次会议的重点在于对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论证。体育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基础教育的8位专家学者和体育学院院长张宗国、副院长张明军、李铁、刘玉,体育教育系主任段斌等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论证会上,体育教育系主任段斌首先对2025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内容要求以及目前的修订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解读,并特别强调了本次第二次论证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内容,具体包括修订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第一次论证会中专家所提出评审意见的落实情况、针对学校反馈的共性问题所做出的修改情况以及课程学时、学分调整情况等。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与专业负责人结合前期审核发现的问题,围绕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各抒己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全国优秀教研员、广东省教育厅体育专干车纯老师指出,将跨学科主题教育、能力培养及人工智能课程融入培养方案,体现了方案的时代性和科学性,精准对接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惠州市正高级体育教师徐元治老师强调,调整理论与实践学分比例是回归体育学科本质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同时,他还提出在课程中要突出学生授课、说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外国语学校黄昕认为,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能够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广东省特级教师、东莞市第四、第五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莫智勇提出,可以进一步增加课时,将教育见习、研习安排到教学一线,强化学校教育与工作一线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教学情况,积累实践经验。

惠州市东湖双语学校高级教师林显华建议,培养方案要进一步体现体育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如可以增加教学技能展示、教学设计、说课、授课等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惠州市东湖双语学校高级教师董玉斌建议增加学生就业考试、面试和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提高就业成功率。

广东省特级教师骆云则从安全教育视角提出改进建议,主张增加安全与防护内容板块,以提升学生未来从业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安全。

专家组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为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方案的完善注入了专业智慧,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迈向更高水平。

东莞市体育与健康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聂武老师建议,紧扣时代发展,增加数字化教育的内容,如人工智能、AI运用等课程。

张宗国表示,学院将在充分吸收本次论证会上各位专家所提出宝贵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专业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尽快制定出台最终版本。后续,学院将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重要蓝本和指导纲领,扎实且有力地推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迈向新的台阶,从而全面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

    图:周鑫 游运福 文:段斌 初审:李铁 终审:张宗国